空城

李承乾跟李祐的谋反程度不是一回事,别再给二凤瞎艹什么溺爱嫡子无视礼法的人设了

造反没死?错。是口嗨赐死(李承乾墓志揭示的死亡时间)。死外边别回来那种。

沙丁鱼罐头:

动不动就看到网上有人给二凤瞎艹溺爱嫡子无视礼法的人设,最喜欢举的例子就是嫡子李承乾谋反了仅仅是流放,庶子李祐谋反了就是处死,这是多明显的偏心啊,这是对原配的真爱专宠啊,惊天动地泣鬼神啊……


好,那就看一下李佑的谋反行径是什么,摘自《旧唐书》:……既杀万纪,君谟等劝佑起兵,乃召城中男子年十五以上,伪署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开官库物以行赏。驱百姓入城,缮甲兵……


李祐都杀长史和公然起兵开府仪同三司了,这种级别的谋反罪当然只有处死一条。


李承乾谋反行径:同样摘自《旧唐书》:……贞观十七年,齐王祐反于齐州。承乾谓纥干承基曰:"我西畔宫墙,去大内正可二十步来耳,此间大亲近,岂可并齐王乎?"会承基亦外连齐王,系狱当死,遂告其事。太宗召承乾,幽之别室。……


李承乾这边还没起事呢就被人告密抓了,也就是说,就算要定罪,也只能定他有反意,实际谋反之举根本没发生,处理结果轻一级是理所当然的!要是跟李祐一个级别的处理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好吧!从哪儿看出来这是二凤因为私情溺爱嫡子所以网开一面了??


后宫抠宠粉下次抠宠前麻烦先看看史料再扯淡,二凤爱儿子不假,但面对重大政治事件他首要身份是一个皇帝!




然后批一下更恶心的某个言论——“李世民跟长孙无忌说改立李恪是他脑子一热随口一说,目的是暗示长孙无忌替他杀儿子,免得脏自己的手。”


说实话我一时还真分不清真情实感相信这种言论到处大肆宣扬还号称自己是凤粉的人是什么心态,讲真,李建成粉和职业李世民黑都做不到这种全方位无底线的黑二凤。


千古一帝唐太宗能随便脑子发热在立太子这种关乎国本的大事上随口乱说。


千古一帝唐太宗要杀个儿子真是费尽千辛万苦,还需要扯上立太子这种国本大事做借口。


千古一帝唐太宗居然连亲手处死儿子沾血的勇气都没有,还要如此委婉通过这种国本大事来暗示臣子替他动手。


这能是李世民干出来的事?!还敢说这不是在黑他?!




有人在那矫情说既然知道长孙无忌跟李恪不合,那为什么二凤还要找他商量,这不就是随口胡说以及送他去死嘛。


我简直要吐血了,说这话的人都不知道有没有在社会上参加过工作……举例来说,你想干成一件非常重要且重大的项目,而这中间有个地位非常重要影响力很大的人坚决反对这件事,那你为了干成它,第一反应是不是要去找这个人做工作说通啊?不然下一步怎么进行啊?


长孙无忌是谁?是国舅,是跟着他从起兵到玄武门凌烟阁第一位的功臣,二凤如果要改立太子,那当然第一反应是要先去跟他商量,试探他的态度,才能考虑下一步怎么办吧!恰恰是从他第一个先去找长孙无忌这个行动来看,才说明二凤恰好是认真且确实动了心思的,不然也不会出现无忌密争、固争打消其念头的记录,如果只是随口闲聊,长孙无忌着什么急争什么?他吃饱了撑的?做皇帝的都直接说出你不想立李恪是不是因为他不是你亲外甥的话了,哪个大臣还敢把这个当成家常闲聊看待?!


而且能记录上史书的事,有哪件事是随便说说,毫无重要性,只是两个人闲聊随便说说的?!那些坚持说这件事只是两个人的闲谈,没有第三个人知道或者关心的……我就想笑问一句,那史官是怎么知道怎么记录下来的,千年后我们这一大群人又是怎么知道的?


至于这件事为什么最后没成,很简单,因为李治当时并没有任何过失,只是二凤担心他性子懦弱守不住江山才动念换人,但太子无过而废是非常严重的事,不仅于礼法不合,而且还会在朝堂上掀起不小的动荡。简单来说,就是换人的代价太大,才让二凤打消了这个念头。


虽然后来历史证明了二凤的担心都是对的,李治本身也并不是真仁孝的主儿,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确实表现的挑不出错,而且长孙无忌在固争的时候用的理由也是太子虽然懦了点但为人善良孝顺,能保护兄弟平安宗室平安,仅仅因为他看起来有点不靠谱就废掉,实在是说不过去,对他也不公平。所以二凤最终放弃了改立的事情,跟什么宠爱xxx,私情xxx,溺爱xxx,暗示大臣杀儿子之类的没!有!一!点!关!系!二凤不是神,他怎么能料到自己一死长孙无忌就开始抽风,为了权欲一下子干掉了那么多人,如果非要从永徽冤案的结果来倒推原因,那是不是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李世民找长孙无忌商量改立李恪为太子,是为了暗示他除掉柴令武李道宗薛万彻啊???

评论(4)

热度(212)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